负责人 | Admin |
---|---|
最后更新 | 2023年05月16日 |
完成时间 | 3小时 20分钟 |
成员 | 2312 |
分享此课程
文章部分
试题特点:
短文听力部分信息量大,题材范围广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,从生活、社会、政治到文化、历史、艺术都考到过,而且这种题目的题型变化多,复杂句多。
命题规律:
短文听力的出题方式通常是每一方面的内容只考查一道题目,而且通常情况下,出题的顺序和文章的顺序是一致的。
解题技巧:(详见视频)
1.猜测大意注意开头结尾句因为按西方人的习惯他们喜欢单刀直入、开门见山,所以往往一篇文章的开头就是主题句即便不是,它也会包含很多的信息。
2.洋葱原理
3.定桩原理
4.时间,数字,地点信息,原因和转折句也是考点。
5.听后: 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,wh-,not,主语,谓语,选择答案。
猜测部分
1.80%的答案都是和第二个说话的人有关,即对话的2468句。
2.相同保留原理
当选项中有两项表达意思相近时,那么正确答案必在这两项之中!这时只需稍微听一听对话,核对一下就可以
比如说有一道题的选项有四个,分别是:
A.study B.to study C.learning D.to read
可以看出,其中的study有两个;其中的不定式也有两个。所以两个显著特点集于一身的to study的选择可能性就十分大。
3.第三招:女士优先原则
我们应该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,当对话中出现女士的建议和要求时,我们一定要注意,这时女士说出来的话很可能就是正确选项的意义!因为女士经常以女神的形象出面,她们代表的是美好、正面、阳光的信息!
4.第四招:概括、抽象优先原则
当选项中出现比较概括、抽象的句子时,这时我们就要把表述事实的、具体的句子划掉,而去选择表概、抽象、比较性的句子!此原则可衍生出一个包含取大的原则,在做题时应用也是十分的广泛的。
听力测试考查能力
1.捕捉信息能力
2.瞬间记忆驻留能力
3.分辨能力
4.推理能力
5.阅读能力
6.取舍能力
听力形式
1.对话、短文(5篇小对话,4篇长对话,1篇短文)
2.题文同序
听力内容形式
1.男女对话、单声叙述
2.以对话为主,单词简单易懂,生词少
传统解题思路
1.看试卷
2.做听力
科学解题思路技法(详见视频)
1.找方法猜谜语法、倒立法、定桩法、转换法、互换法、洋葱法、对症下药法
2.听准确、核对答案,拿满分。
听前
1.提前预测熟悉场景词语
饭店restaurant: menu,bill,order,tip,hamburger,beer,soup
旅馆hotel: luggage,single room, double room,room number, check in(out)
医院hospital: take medicine,temperature,pill,headache,fever,examine
邮局postoffice: mail,deliver,stamp,envelope,parcel
机场airport: flight,take off,land,luggage
车站railway station: round trip,single trip,sleeping car
商店store: on sale,size,wear,color,style,price,change,bargain,fit
学校school: professor, exam, course, term, dining hall, playground,headmaster
图书馆library: librarian,renew,date,shelf,magazine,seat,book,borrow,lend
2.明确答案位置技巧
1)so,therefore 因果之处便是答案,now之后多为答案
2)转折连词but、though、however之前后便是答案。
3)提问之后遇到肯定回答,答案为肯定,提问之后遇到否定回答,答案为否定。肯定之前为答案,否定之后为答案。
4)遇到数词,在双方商量的情况下,一般选择中间大小的数次。没有商量选择相加或者相减。
5)答案多为后置。
6)语气后出答案:说话人往往是“先肯定某件事,然后通过转折表达出真实的意图或实际的情况”,听音时应根据说话人的语气进行判断
7)多个关联词出现在对话中通常最后一个是答案。
8)结果连词sothat之后和结尾句处是答案。
听中
第一部分
1.辨别说话人口气:
在A,B两人的对话中,如果B是附和或赞成,往往说“Yes”,“I agree”,“Sure”,“Ithink so”等,如果否定常用 Sorry,Idon’tthink so,或者委婉的用well,but I think等。但是有一种比较难的是:如A用否定句,B表同意时则用“No”,“Neither/Nor?”等。
例如:
A: Harvey doesn' tseem to fit into this class. B: No, he is really a fish out of water.
A: 哈维似乎和班级里其他同学不合群。B: 是的,他的确很孤僻。
2.辨别说话人的身份
常见的说话人身份有:
guide -- tourist,visitor; husband -- wife;teacher -- student;
boss -- employee;waiter(waitress)customer; doctor -- patient;parents -- kids;
shop assistant -- customer; classmates(roommates、workmates) neighbor
一般身份词语不会直接出现,而是会用其他表达来显示身份,还会出现干扰项。
【举例】
W: Did you hear that Mr.Peterson is coming next week,Gordon?
M: Yes. So I called all of the department heads to my office this morning. We need to give him reports on our program.(2014年全国卷)
Who might Mr.Peterson be?
A. A new professor. B. A department head. C. A company director.
【分析】
对话中男士说今天早上已经叫了各部门负责人到他办公室,他们需要向Mr.Peterson汇报工作。由此可知,Mr.Peterson是公司负责人,因此答案是C。B就是干扰项。
第二部分
1.两种相反的条件句
1)真实条件句:真实条件句常用于表达事情发生的条件,它表示的是事实或是在说话人看来可能实现的事情。如 : If it rains, we won' t go to the park. Please tell him the truth if he comes.
2)非真实条件句:非真实条件句,即虚拟条件句,它所表示的是与事实相反或在说话人看来不太肯能实现的事情。如: If I were you, I would not do that. We would have bought that desk if we had enough money that day.
3)解题技巧:
a.先熟悉引出条件的常见词或短语:听音时要留意条件句的引导词,从而抓住后面条件句的关键内容。听力中常见的引出条件的词或短语包括:if, unless,provided/providing (that),given (that) suppose/supposing(that),as long as,in case (that),in the event that,if only,with/without,one,lest,otherwise,but for等
b. 区分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:对于真实条件句,只需要理解其字面意思即可;而对于虚拟条件句,则需理解其中隐含的真实情况判断是真实条件句还是虚拟条件句,主要是根据谓语动词的形式。
c. 真实条件句按照内容选,非真实条件句,反着选答案:对于虚拟条件句,有一个重要的思路:反着选答案,因为虚拟语气表达的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,题目的答案往往就是虚拟条件句中所隐含的事实情况。
2.请求或建议句式:
1)常用的表示建议的句型有:
a.Isuggest...... 我建议......
b.Why dont you...... 你为什么不......(形式否定,意义肯定)
c.Why not...... 为什么不......(形式否定,意义肯定)
d.Why bother...... 为什么要......(形式肯定,意义否定)
e.How/What about....? ......怎么样
f.Shallwe...... 我们......好吗
g.Let's...... 咱们......吧
h.You'dbetter...... 你最好.......
I.Perhaps/Maybeyou should/could...... 也许你应该(可以)......
j.What if..... 如果......会怎么样呢
常用的回答:Good idea.Thats a good idea.
2)答案位置:
建议句子中,动词就是答案。
3.第二部分答案位置:类似阅读理解文章的对话类型
1)对话的开头处:易设主旨题。
2)对话结尾处:会涉及对话双方的态度、建议或决定等总结性的内容。
3)对话中的问答处
4)对话中逻辑关系处:会涉及到表示并列、转折、因果等逻辑关系的短语或句式,这些地方都受到出题者的青。
5)对话中建议处,如you'd better Why not do? 等
6)对话中比较或对比处:含有形容词、副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,as...as同级比较,以及while,whereas,compared with,in contrast等词或短语引出的句子提供重要信息。
7)对话中数字时间处:对话中出现年代、时间、价格等相关信息的地方,也经常被作为长对话设题的重点。
8)对话中举例或列举处:如听到such as,for example,for instance,the first,the second等一类词语时,应加以留意。
9)对话中推测处:must, may,can等情态动词常用于表示对现在或过去事实的推测,这些地方较受出题人青睐。